一、项目定位
(一)项目确立背景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通过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和区域化组团式党建模式,以创建“党建联盟”为抓手,统筹整合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教育专家、党建示范单位等优质资源,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学习资源匮乏、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持续激发财政党建工作创新活力。
(二)针对解决的问题
1.下属党组织涵盖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和离退休干部等多种类型,党组织架构比较庞大复杂,基层党组织情况各异,党员活动统一性较差。
2.开展党建活动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情形,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难以形成党建工作合力,优势资源难以实现共建共享。
3.个别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党建引领作用不突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密,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亟待解决。
二、创新举措
一是创新组织架构。根据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地域相近、职能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创建机关、事业单位、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国有企业4个党建联盟。联盟内,党组织保持原格局不变,在确保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本着“有分有合、能合则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和优势资源开展联盟活动,合力提升党建活动品质。
二是丰富活动形式。以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联促、党建品牌联创、作风纪律联抓为主要内容,以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建立起全局各直属党组织互帮互学、共创共赢的新机制,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和区域化组团式党建模式,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联盟规章制度,“五个维度”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党建联盟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轮值书记制度。联盟实行轮值书记制度,轮值期内负责牵头筹划、组织、实施相关活动,捆绑发力开展党建工作,推进基层党建由“单打独斗”向“联合行动”转变。
联席会议制度。联盟轮值书记单位定期牵头召开联盟联席会议,结合党建任务目标和业务工作特点,研究部署联盟日常学习实践活动,解决矛盾问题,制定下一轮次联盟活动安排等,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渠道。
责任分工制度。局机关党委:对联盟内活动进行统筹指导,审批活动计划,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轮值书记单位: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召集成员单位协商党建联盟活动安排和品牌创建工作,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牵头向局机关党委上报方案计划,建立工作台账,总结上报活动开展情况。成员单位:参与活动方案制定工作,按照轮值书记单位部署要求,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考核评比制度。考核:制定考核细则,考核结果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考核和市管企业主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比:一个轮值周期结束后,开展“最佳轮值书记”“最强支部”评选,在“烟台财政”等媒体平台推送活动信息,营造互学互鉴、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奖惩激励制度。奖补:根据联盟活动开展情况,用留存党费对活动组织成效明显、示范作用好的联盟成员单位适当奖补。激励:对活动组织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成效明显的单位,在年度述职评议会上作交流发言,作为党建工作考核和国企负责人薪酬考核的重要参考。惩戒:对组织活动不积极、不履行职责的单位给予约谈书记、通报批评。
三、项目效果
得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党建联盟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党建活动质量和效果,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参与度;密切了与基层部门、党员干部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深受基层党务干部和党员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有关活动信息、经验做法被胶东在线、大众网、今日头条等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或转载30多篇次。
四、推广价值
一是创新性强。树立“大党建”工作理念,创建互帮互学、共创共赢新机制,整体辐射效应突出,形成了党建有魅力、党员有动力、行动有活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是针对性强。有效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推进党建业务相融互促,实现了党建和业务联抓共创的良性循环。
三是示范带动作用强。联小建大、以强带弱,示范带动弱小松软党支部,实现以点带面、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增强内生动力,凝聚工作合力。
四是可推广性强。党建联盟工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组织活动形式,实现了同区域、同行业、跨组织的开放式组织生活模式。下步,将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推动“机关+行业”“机关+国企”“行业+国企”等党建活动组织模式,推动组织活动跨区域、跨行业发展,打造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