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住建局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根本落脚点,紧盯群众“急难盼愁”问题,打出为民服务“加减乘除”组合拳,切实将实践活动办到群众心坎上。
送政策做“加法”,强化住房保障扩面提标。联合市财政局、人社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市民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市民住房保障政策。一方面,全面扩大政策受益面,对今年首次来烟就业的新市民,不再设收入线和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年限限制,采用大数据手段估算享受放宽政策群体数量,市本级每年可纳入保障范围的新就业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达8000人以上,实现受益面明显扩大。另一方面,在每户定额发放240元/月的租赁补贴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新市民,充分考虑学历层次、家庭成员数量等因素,分级提高租赁补贴标准,对新就业无房职工,每户租赁补贴起点确定为300元/月;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起点增加至400元/月;家庭成员数量超过1人的,每增加1人再上调50元;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统一提高至300元/月,政策红利将充分释放,保障新市民进得来、留得住。
快审批做“减法”,推动服务效能提质增效。广泛开展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服务“暖心办”,实行租赁补贴业务预约制、上门制。一方面,申请人在尚未备齐申请资料的情况下,通过现场预约或电话预约等方式,提前约定为其提供租赁补贴服务的时间,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预约时间内一次性办好,有效减少来回跑腿次数和排队等候时间。针对申请人因腿脚不便等原因,不能亲自到场办理租赁补贴等问题,可以委托直系亲属代为办理相关手续,积极落实“一次办好”。另一方面,加强与民政局、公安局数据互联互通,梳理排查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信息,对已获得住房保障资格的群体实行到访服务,现场核实要件,办理相关业务;对还未获得住房保障资格的1233户家庭,入户讲解住房保障政策,引导困难家庭积极申请住房保障资格,确保应保尽保,兜住住房民生底线。截至目前,已为50多户申请人提供暖心服务,全力化解特殊困难群众住房难题。
优服务做“乘法”,加快数字技术便民赋能。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住建领域“智慧审批”工作,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审批”试点工作方案》,以为企业和群众“省要件、减流程”、为审批人员“提效率、减压力”为目标,以推进数据共享为抓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平台,明确推进步骤和实施计划,针对审批事项涉及的数据需求主动与烟台市大数据等单位对接,争取尽快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级数据共享交换。另一方面,搭建审批框架,加强系统开发,初步实现安全生产许可新申请、正常延期、延期重审、变更、增补、遗失补办、注销等流程的智慧审批,大大缩短审批时限。积极开展电子证照应用相关工作,在做好省级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应用电子证照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事项应用电子证照,实现审批后系统自动生成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证书,PC端、手机APP端均可下载附有二维码的电子证书。
破顽瘴做“除法”,改进工作作风激浊扬清。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精神,在强化住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住建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一方面,印发《住建系统“转作风、提效能、深调研、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乱、拖、虚、慢、梗、软”等十方面顽瘴痼疾,以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系统延伸方式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梳理问题清单33条,制定整改措施,完善闭环整改,切实达到整改提升目标,激发全体党员与最强者比拼、最优者赛跑的干事热情,获得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住建部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全省“智慧工地”等多项试点,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住建经验”。另一方面,在全市住建范围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住房租赁市场乱象、违规销售住房、物业服务企业不按规定提供服务、住建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村改厕中落实政策走样变形、房屋市政施工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问题,认真摸清问题底数,建立事项清单11项,精准查找制度机制障碍,净化住建行业发展生态,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