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进入烟台机关党建网,今天是2023年02月11日 星期六
        首页 >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
        烟台市委编办开展“爱才助企·暖心服务”专项行动 助力招才引智高质量推进
        责任编辑:工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2-06-2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提供精准高效人才服务,近日,烟台市委编办人才服务专员多次到烟台天成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金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哈大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华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恒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开展“爱才助企·暖心服务”专项行动,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等基本情况,现场发放《烟台市重点人才政策一本通》,系统宣传解读我市“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等惠才政策,摸排收集企业和人才关于产学研交流、人才招聘等方面诉求,帮助协调解决人才方面困难问题,切实当好人才政策宣传员、人才工作指导员、人才服务帮办员和人才环境监督员。

        开展“爱才助企·暖心服务”专项行动是市委编办服务全市人才工作、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集中体现。近年来,市委编办立足部门职能,紧扣全市人才工作需求,围绕加大编制统筹使用力度、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流程服务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努力为全市人才工作贡献编办智慧、编办力量。

        一、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定出台《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在全市统筹调剂1000名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专项用于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单列管理、专编专用、动态调整,进一步畅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逐条细化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使用范围,明确1000名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主要用于:校地共建人才研究院等机构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引进其他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等四个方面。市属企事业单位、机构平台使用周转编制,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党组(党委)向市委编办提出申请。因重大项目实施、重点领域保障、重要工作推进等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可随时向市委编办提报申请,最大程度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用编提供便利。

        二、建优高层次人才引进载体平台。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登记监管,制定出台《关于规范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监管的意见(试行)》,打破原有制度约束,健全人才流动和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为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高效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明确新型研发机构不定机构规格、不定行政管理岗位等级、不定编制,实行社会化用人和自主管理运营,建立开放的引人用人机制和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发挥新型研发机构招才引智载体平台作用。近年来,累计引进或柔性引进院士31人、国家级人才53人、省级人才41人。

        三、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编制保障。去年以来,结合2021“就选烟台·青春无忧”青年人才专项招引计划等工作,使用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4名,专项用于引进全日制博士、紧缺急需硕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扎实做好市县两级“三支一扶”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保障工作,切实为全市“招才引智”提供编制保障。为提升镇街人才工作,编制镇街职责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负责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培育引进、服务保障以及人才资源统计等工作”有关事项,统筹推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以人才振兴促资源聚集、乡村全面振兴,打通了基层人才工作“微循环”。